吳林峰就像他歌裡那個快樂的瘋子,用最率真的方式證明:在音樂的世界裡,瘋狂或許才是最清醒的選擇。

「其實《瘋子》這首歌,就是在寫我自己。」吳林峰 笑著說出這句話時,眼神裡閃爍著某種近乎天真的瘋狂。過去一年,這位香港唱作人做了一件在旁人看來近乎荒謬的事——啟動【Project 26/366】,每兩星期推出一首新歌,一年完成26首作品。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挑戰,卻讓他找回了音樂最純粹的快樂。「其實香港有很多這樣的人,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,但可能大家都太累了,沒動力去開始;其實你不應該為一個地方,你也不應該為一些人,你應該是為自己,做到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,或者你做到一件令自己覺得型的事,你才有能力去影響身邊的人。」

隨著吳林峰在3月時的個人演唱會《To Be… 》結束後,這個瘋狂的音樂計劃亦完滿落幕,不僅讓他重拾創作的純粹快樂,更意外地成為他音樂歷程的縮影——瘋狂,卻充滿生命力。「因為這個project令我找到很多自己沒有試過的範疇,會發現原來知道自己一直害怕的東西,其實真的不需要擔心。很多事情只要敢嘗試,肯開始踏出第一步才可以做到,所以這個project完成之後,反而令我對於創作這件事沒有那麼多顧慮。」

趁現在誠實做我

吳林峰回憶起計劃的起源,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桌面,彷彿在尋找某種節奏。「去年底一次朋友聚會,有位即將移民的朋友無心一句『你真幸運,能做自己喜歡的事』,像一記悶棍敲醒了我,因為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成功,更不認同必須妥協才能生存的想法。」而他的女朋友一句話更是一針見血,「為什麼總是想別人喜歡什麼?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。」這讓他開始反思創作的本質。「追成績、算成本、在意反響...這些讓我精疲力盡。明明做音樂本該是快樂的事啊!」

這個覺醒催生了【Project 26/366】的瘋狂計劃,吳林峰受到KOLOR樂團展開每月14號推出一首新歌的「Law of 14」計劃的啟發,計算出每兩週造一首歌的節奏,決定在366天裡完成26首作品。「就算沒人聽完也沒關係,重要的是為自己瘋一次!」他興奮地說。「香港需要的不是特定類型的音樂,而是願意陪伴的創作者。」吳林峰眼神堅定,即使預想到最壞結果——無人聆聽、被嫌煩、作品被批評,他依然認為值得。「至少我多了26首歌,完成了一件沒人做過的事。」這份純粹的創作熱忱,正是當代樂壇最珍貴的瘋癲。

然而,瘋狂背後並非全是掌聲。在企劃行到一半之時舉行的《ROUTE 58 music sharing音樂會》,門票銷量不如預期,談到演唱會票務的挫折,吳林峰毫不避諱:「數字確實會讓人懷疑自己,但正因如此,我更想證明音樂的價值不在銷售量。」他坦言曾因此陷入自我懷疑,但最終想通了:「你憑什麼不開心?有些人很多年才出一首歌,付出的努力可能是我的幾倍。」這種反思亦讓他學會放下對結果的執著,專注於創作過程本身。

瘋子日記

在整個【Project 26/366】之中,吳林峰自言最喜歡的歌是《風景線》,這首歌標誌著他突破自我限制的重要時刻——戰勝了對編曲的恐懼。「我一直害怕編曲,總覺得自己製作能力不足,」他坦言。但透過《豆豉》和《Just Me》的嘗試累積,到《風景線》時終於迎來蛻變,「這次我真的掌握到編曲的精髓,像是通過了一場重要考試。」這首作品獲得音樂人恭碩良的讚賞,讓吳林峰格外欣喜。更特別的是,《風景線》與《豆豉》、《瘋子》在這個企劃中更構成一個音樂三部曲,雖然節奏快慢各異,卻透過相同的調性和前後呼應的編排緊密相連。三首歌分別訴說著人生不同階段的體悟:學會放下、懂得感恩、勇於瘋狂。

「我想說的就是人生,你一定會有很多事發生,但是人生就是逼你不斷向前走,你一定要學會有些事是要Let go,《風景線》我想講的就是,你努力過程有多少,不代表結果是可以有相同的東西。所以,Don't care 結果是什麼,你應該 care 過程;《豆豉》是你要學會去感恩人生有很多不同的事情你會遇到,有人會欣賞你、有人會討厭你,這些都要學會感恩;《瘋子》就是當你總結了這麼多東西之後,其實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是很瘋狂的,你真的可以為自己瘋一次的,所以為什麼我可以,你不可以呢?」

不只得我一個

在企劃的終章,吳林峰以《瘋子》這首五拍歌為瘋狂的音樂實驗畫下完美句點。這首歌的誕生過程充滿戲劇性——「我整年都想寫五拍歌卻寫不出,最後竟意外在三連音上撞見解法」。對他而言,五拍的錯位感完美隱喻了這一年的創作歷程:「就像走路被絆了一下,但習慣後反而變成快樂的小跳步。」而《瘋子》刻意保留創作過程中的「不完美」,正是要呈現最真實的生命狀態。「與其炫耀成就,不如坦率展示這一年是怎麼走過來的。」吳林峰希望這首歌能喚起聽眾的共鳴,激勵大家為自己「瘋狂一次」。從執著追求五拍到接受意外解法,這首歌見證了他對創作與人生的體悟——生命就像五拍音樂,看似不協調的腳步,換個角度就是獨特的舞步。

《瘋子》這首作品集結了銅管、合成器、管風琴等豐富音色,吳林峰坦言編曲過程「辛苦但滿足」。他特別強調:「音樂最動人的不是技術多厲害,而是不同音樂人碰撞出的火花。這首歌找來陳詠謙填詞, 因為這個項目很多的填詞人都是他的填詞班的學生,所以阿謙是很清楚整個項目發生了什麼事,我覺得由他來收尾是挺完滿。」

從街頭busking到疫情下正式出道,吳林峰在疫情與社會變動中完成了職業歌手的轉型。他坦言最大變化是「成熟了」,「我不再只在乎自己喜不喜歡,更會考慮身邊人的感受。」完成了【Project 26/366】與《To Be… 》演唱會,反而讓他保持初心,「這個圈子常被說是大染缸,但我只染了金髮,本質沒變。」此刻的吳林峰,就像他歌裡那個快樂的瘋子,用最率真的方式證明,在音樂的世界裡,瘋狂或許才是最清醒的選擇。

Follow @zipmagazine_hk #zipmagazinehk

Photographer: Esther Li @estherliky

Stylist, Writer & Coordinator: Steven Wong @stevenwhk

Hair & Makeup: Ka Ho Cheng @kahocheng_upton

Wardrobe: DEMO @_demo_official , Sandro @ sandroparis

April 22, 2025

Related — Stories

Best selection in your email...

Thank you!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!
Oops!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.

*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, no hard feelings.

Follow us — @zipmagazine_hk